基金業協會推互聯網+行動計劃 鼓勵O2O運營體系
6月26日,基金業協會發布了《資產管理行業“互聯網+”行動計劃》,在計劃中基金業協會表示將鼓勵構建O2O市場運營體系,拓展從線下到線上的資產管理平臺。此外以公募基金為基礎,通過中登數據交換和集中登記平臺,建立統一的財富管理賬戶查詢體系,以便于投資人開展資產轉換、質押和風險管理。
該計劃還倡導基金業轉變產品單一的渠道銷售模式,鼓勵資產管理機構、基金銷售機構、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設立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以資產配置為導向打造涵蓋賬戶、投資、服務的財富管理全鏈條。
基金業協會認為,“受人之托、代人理財”是資產管理的核心,服務實體經濟是行業發展的基石,滿足多層次財富管理需求是行業發展的關鍵。統籌發展“互聯網+資產管理”具有重要戰略和現實意義:有利于經濟結構轉型、提高金融體系運行效率,促進間接融資向直接融資轉變;有利于資產管理機構商業模式變革,激發創新活力;有利于更好滿足公眾財富管理需求,服務養老體系。
“互聯網+資產管理”處于難得的發展機遇期,不過,資產管理行業的“互聯網+”也面臨諸多挑戰。首先,互聯網全面占領各類用戶入口,傳統金融機構有被邊緣化的趨勢。其次,互聯網高效的信息收集和運用能力,動搖行業發展基礎。再次,互聯網低成本和高效配置信息,侵蝕原有行業版圖。最后,以傭金為主的產品通道模式亟待變革,資產管理業務流程和產品有待完善。
就此,基金業協會提出七項工作措施:
一、以銷售支付推動建立客戶信息數據庫,加強行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資產管理行業賬戶統一查詢功能及數據互聯互通,支持資產管理公司申領銷售支付牌照,組建客戶信息數據庫;加強行業互聯網賬戶體系、接口標準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公募基金為基礎,通過中登數據交換和集中登記平臺,建立統一的財富管理賬戶查詢體系,以便于投資人開展資產轉換、質押和風險管理。
二、構建O2O市場運營體系,推動資產管理機構設立金融服務平臺,大力發展投資顧問,提供全方位資產配置和金融服務。轉變產品單一的渠道銷售模式,鼓勵資產管理機構、基金銷售機構、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設立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以資產配置為導向打造涵蓋賬戶、投資、服務的財富管理全鏈條。鼓勵資產管理行業推進費率結構及水平多樣化,形成基金管理人、基金銷售機構及基金持有人利益一致的費用模式,逐步實現投資工具類產品管理人管理費率相對固定、資產配置類產品管理人服務費率隨客戶資產凈值浮動的差異化費率格局。
三、支持發展互聯網金融用戶端,關注長尾市場個性需求,全面解決客戶獲取、開戶、識別、信息獲取和需求聚合的問題。
四、鼓勵發展符合互聯網金融特征的財富管理產品,支持投資產品與消費場景融合。通過負面清單等底線管理模式,提高資產管理產品備案效率;鼓勵資產證券化產品的發展壯大;鼓勵資產管理機構發展量化對沖產品,提高行業絕對收益產品的管理能力;大力發展FOF產品,以私募FOF為試點,引導產品投資運作和費率標準規范化,推動信息披露內容格式化、標準化,進而全面發展公募、非公募FOF和MOM產品。
五、推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標準化,研究推廣數據驅動的投資和決策流程。
六、大力發展外包服務機構,鼓勵資產管理行業非核心業務外包,利用云技術降低成本、節約資源。
七、推動資產管理行業與互聯網行業的雙向融合,培育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的互聯網金融創新型機構。
基金業協會還表示,建立“監管機構管平臺,平臺管人員,自律組織管產品備案、人員資質和后續培訓”的多維管理體系,加強信息化監管系統建設,開展持續的、透明的信息披露,建立適應互聯網平臺發展的監管、自律機制。包括:強化自律自治,優化服務手段;加強基金銷售和投資顧問人員管理與培養;建立健全行業信息公示和誠信約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