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網商超百萬 監控平臺年內上線
“南京大方郵市的老板們開店變遲了,原來晚上網店交易多了”,“鄰居夫妻倆開起網店,生意很好呀”,很多南京市民發現身邊的朋友開起了網絡小店,生意紅火,那么南京有多少網店呢?開網店賺不賺錢呢?網店所售物品有無保障呢?近日,晨報記者從江蘇省統計局獲悉,江蘇網商超百萬,從今年起將開展網購等新興業態調查。此外,針對網購出現的諸多問題,國家工商總局將建電商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監管系統,推出電商“黑名單”。
數據:江蘇網商超百萬 今年網絡零售額將超千億
“提到淘寶網商,很多人首先想到杭州,其實南京的網商也很多很強,目前江蘇網商總數超過100萬,從業人員有七八百萬,可見繁榮程度。”記者了解到,最近幾年,江蘇電子商務發展勢頭很猛,光看網商增長數量就很驚人。據悉,南京2015年網絡零售額有望超過1000億元。而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當天,南京市有1000多家企業參與電商狂歡節,創造了17.6億元的網絡零售額。
統計部門介紹,據剛剛發布的《2014中國經濟總結》,2014年全年全國網上零售額為27898億元,比上年增長49.7%。其中,限額以上單位網上零售額4400億元,比上年增長56.2%。江蘇省統計局統計設計管理處處長沈巖介紹,“目前網購發展非常迅速,而江蘇更是貿易大省,網購發展更快,江蘇已經率先對網購貿易進行試點統計,今年會逐步擴大區域,進行更完善的探索,爭取明年推出完善調查的統計系統。”為什么要對網購展開調查統計呢?“建成與經濟新常態相適應的現代化服務型統計,反映經濟增速更真實、揭示結構變化更全面、監測增長動力更敏銳。”省統計局局長夏心旻說。”
調查:網店火爆市民嘗鮮驚喜多
A夫妻網店火爆 干脆辭掉工作當主業
家住南京江寧區的王先生樂滋滋地說,“我老婆本來在服裝廠上班,與其在服裝店累死累活,不如自己開一家網店。”據介紹,由于愛人手藝、制作的衣服款式質量都很好,本來只是在網店上搞搞副業,哪個曉得交易量一直很大,干脆夫妻倆都辭了工作專心做網店生意。“我去上班一個月就三四千元,而賣一件衣服利潤可以在300元,一個月賣300件衣服還是可以的,夫妻倆賺個萬把塊錢是小意思。”記者在王先生開的網店上看到,產品大多是女生衣服,做得比較精致。他自信地介紹,“我們一般會放比較流行的款式,也經常去商場里面看新的設計,這樣經常更新產品,不至于被淘汰。”
B承包店面無生意 晚上微店交易猛增
喜歡收藏品的市民們最近發現,在南京大方郵市,本來老板們都是早上9點開門營業,現在都推遲到10點或是下午。這又是為什么呢?一家收藏店的李老板告訴記者,他開了一家微店,在微信上賣東西也越來越火,“老婆晚上搞微店,我白天站柜臺,忙乎一天下來,網絡的交易量比我店里大得多。”為什么開門遲了呢?“晚上交易了要包裝寫地址,再預訂新貨源等,經常一忙就到了深夜。”李老板算了算賬,更是覺得開門店不劃算,“門面租金實在是貴,還要擔心物品的運輸和防盜。”開了微店后,交易更方便了,“省去了店面里拿進拿出,挑來挑去的時間,也少了討價還價的拌嘴。”
舉措:多措施加強網購監管
A將推電商黑名單
記者調查發現,網絡商家進入門檻低,銷售的產品質量就存在不少問題。國家工商總局近日公布的去年下半年網絡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讓人“心慌”:在監測完成的92批樣品中,有54個批次的樣品為正品,正品率僅為58.7%。其中,手機行業正品率僅為28.57%,假貨、翻新產品、山寨產品等偽劣產品現象比較嚴重,涉及小米和三星兩個品牌;服裝、兒童玩具和化妝品行業正品率同為66.67%。
以后網購遇上假貨怎么辦?市民不用擔心,據國家工商總局介紹,我國將對電商實行跨地區監管。正在建設中的全國電子商務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監管系統,旨在打破電商監管的地域界限和部門界限,規范市場發展。平臺上線后,將推出電商“黑名單”,方便消費者識別。
B電商征稅或落地
南京稅收方面專家告訴記者,網店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具備一定實力,比如京東、蘇寧這樣的,有著品牌經營許可,只要顧客需要,這些店會提供發票,依法納稅;另一種是小網店,沒有實體店,大多沒有發票。目前,國家在這方面存在監管空白,不少小網店不繳稅、無發票的行為成為正常現象。
1月5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網站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第十九條中明確“從事網絡交易的納稅人應當在其網站首頁或者從事經營活動的主頁面醒目位置公開稅務登記的登載信息或者電子鏈接標識”,在第三十三條中強調“網絡交易平臺應當向稅務機關提供電子商務交易者的登記注冊信息”。專家指出,如果該草案最終得以通過,將成為首部明確規定網上交易納稅義務的法律,也預示著電商征稅這只靴子馬上就要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