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大促后遺癥 快遞變"慢遞"被斥"店大欺客"
京東大促后遺癥 快遞變"慢遞"被斥"店大欺客"
6月27日下午,萬達集團老板的公子王思聰發了一條微博,吐槽自己八天前在京東訂購的電腦桌至今還在物流中,打電話過去客服也不給解釋,斥責京東“店大欺客”。
富家公子的身份讓王思聰的這條微博引發網民圍觀、惡搞、神回復,本是一起消費者投訴電商送貨慢的微博,因為消費者的身份特殊而演變成了一樁全民娛樂事件。
名人網上維權的案例并不鮮見,褪去名人的明星身份,反觀王思聰的遭遇,其問題的本質是京東6.18大促過后后遺癥爆發,供應鏈吃緊,物流配送出現“掉鏈子”的情況,特別是大件商品必須通過貨運,延遲的概率無疑更高。不幸的是,王思聰購買的恰恰是大件商品——電腦桌,趕上延遲配送也不奇怪。
不過,名人在微博上的抱怨似乎總能在第一時間得到相關方的回應。就在王思聰微博發布的當晚,苦等了八天的四張桌子竟然到貨了。不知道那些和王思聰一樣在大促過后遭遇“慢遞”的網友們,是否也得到了同樣規格的待遇。
按照京東的說法,對所有消費者都一視同仁,也就是說非常時期延誤在所難免,不管是名人還是普通消費者都得接受這個現實。名人也是人,在致電京東未獲明確解釋后,王思聰的一句“店大欺客”足以看出這次不愉快的購物體驗令他非常不滿,他在憤怒之余發布的這條微博也引起了眾多媒體和廣大網友的關注和討論。不管網民如何調侃、惡搞王思聰的這次京東購物體驗,但客服人員忽視用戶訴求,貨物姍姍來遲,用戶抱怨“店大欺客”都是客觀事實。對京東來說,這些信息在微博上經由一個粉絲數量達350萬的名人傳播出來,終歸不是什么“正形象”。事情雖小,但造成的惡劣影響卻因名人的影響力被放大了千萬倍。
事實上,和大多數競爭對手相比,京東自建物流的配送速度具備一定的優勢,但再強的保障體系也擋不住電商三天兩頭頻繁“造節”大搞促銷。
一方面,消費者已經看透了電商明著促銷、暗地里先漲后降的伎倆,另一方面頻繁大促勞民傷財,短時間內陡然增加了供應商、后臺系統、物流體系和工作人員的壓力,導致物流爆倉、配送效率低、用戶購買體驗下降,快遞變慢遞、斷貨缺碼、訂單紊亂、客戶服務跟不上等問題隨之集中爆發,令不少消費者感慨大促購物“傷不起”、“累覺不愛”。
業內專家指出,電商大促應該從單純的價格戰向拼服務轉變,更注重商品品質、物流配送和服務,長期來看,消費者更看重的還是電商的綜合口碑。
但實現情況是,電商大促過后消費者的后續投訴非常多,其中絕大部分都集中在物流這一塊。對于電商來說,讓用戶享受良好的購物體驗關鍵就是在物流配送速度方面,尤其是在訂單量井噴的狀態下,這種能力尤其重要。如果電商的供應鏈本身就不夠過硬,在大促來臨之際必然陷入無序甚至癱瘓,加速透支物流體系的負荷,最終令自己疲憊不堪、傷及用戶基礎,可謂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