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奪云計算話語權 互聯網巨頭上演"三國殺"
云計算是基于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云是網絡、互聯網的一種比喻說法。過去在圖中往往用云來表示電信網,后來也用來表示互聯網和底層基礎設施的抽象。
信息時報訊 (記者 徐嵐) 雖然互聯網“寶寶們”在最近半年時間里搶足了眼球,但互聯網巨頭“廝殺”的戰場并不僅僅局限在金融領域。3月的最后幾天里,阿里云、谷歌和亞馬遜三大“云計算”巨頭,或主動或被迫地相繼投入到“戰役”之中,讓人們看到了一場即將展開的“云計算”領域世界之戰。回想近10年來,中國互聯網市場共經歷過四次中美巨頭的戰爭:百度和谷歌的搜索之戰,淘寶和Ebay電商之戰,QQ和MSN的即時通訊之戰。有業內人士預言,現在阿里云和亞馬遜、谷歌之間或許正在打響第四次中美互聯網的“云計算”戰爭。
云計算三巨頭紛紛大降價
云計算概念已經熱炒多年,以微軟、IBM代表的IT巨頭和以谷歌亞馬遜為代表互聯網國際巨頭,以及國內阿里巴巴、盛大、華為等諸多公司也都在紛紛布局云計算。
這場價格戰由阿里云開啟——布局云計算多年的這家中國互聯網巨頭在3月25日已經消無聲息的將云服務器下調,11款降價的ECS云服務器中最高幅度達30%,而阿里云上周末宣布的云儲存(OSS)降價更令人瞠目,用戶使用較多的0-500G一檔直減42%,幾乎要比國內同行便宜了一半。而去年底剛剛發動價格攻勢的數據庫服務再次普降15%。此次阿里云儲存和云數據庫價格全面大幅下調,更是一舉加入了正于美國“上演”的云計算價格戰。
信息時報記者了解到,急于在云計算領域后來居上的谷歌也在周二吹響號角,云服務器、云儲存和數據庫服務分別下調32%,68%和82%。一直被吐槽太貴的谷歌,這次還向廣大開發者許諾要提供更好的服務,招招劍指亞馬遜。這次被視為顛覆行業的舉動早有跡象。谷歌副總裁烏爾斯.霍澤爾——這位谷歌第8號員工——表示,他要把云計算發展為超過在線廣告的公司大業務。要知道,去年谷歌在線廣告達到了383億美元。
曾以為自己江山穩固的云計算老大亞馬遜這次被逼到了墻角,過去高傲的AWS只按照自己節奏降價,維持了豐厚的利潤。但這次在阿里云和谷歌的進攻下,亞馬遜于3月26日匆忙宣布了自己的降價計劃,儲存服價格平均下降51%,EC2計算服務降價38%,大數據服務也降價27%到61%不等。
每年價格至少降低30%以上
云計算是繼個人計算機變革和互聯網變革之后的第三次IT浪潮,也是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根中研普華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云計算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云計算在我國尚處于市場導入階段,但其發展的速度及影響力驚人。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云計算產業鏈規模可達7500億至1萬億元人民幣。業界估算國內未來會占據全球云計算產業10%的份額,面對如此巨大誘人的“蛋糕”,互聯網巨頭們又怎能錯過?
“再也不會有人告訴你,自己買服務器會更便宜”,谷歌云計算管理總監格雷格.德米切爾近日發出壯志豪言。而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王文彬則預測,云服務每年的價格至少降低30%以上,每三年的價格是現在的1/3~1/4。
一位不具名的互聯網行業觀察者分析稱,在阿里、谷歌和亞馬遜的三國演義大降價之后,云計算這整個行業進入了一個新格局,從寡頭坐享豐厚利潤,變成了拼運維、拼供應鏈,看誰的服務和生態更好。這些競爭會加速IT產業的變革,讓以云為主的IT生態變成更加方便和低價,受益的是全體企業用戶。“所幸的是,由于過去十幾年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彎道超車,在IT時代曾經落后的中國用戶,在云計算時代能夠在本土就享受到最優惠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