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封殺微信幕后:京東阿里騰訊的電商生態戰
是員工信息隱私保護,還是有更大的戰略布局?
昨日,京東商城內網發布了一篇有關“移動即時通訊工具使用的通知”,這份直達京東全員近3萬名員工的內部公告指出,京東員工在工作交流中應統一使用易信,而不得再使用其他移動即時通訊工具。此前,阿里巴巴也曾表示將封鎖微信端口。
而就在上周,騰訊旗下電商易迅網宣布全面接入微信支付,在微信場景下打造從下單到支付的一條龍購物閉環體驗。
有知情人士稱,京東內部使用易信也是臨時之舉,京東在積極研發自身的移動社交產品,此外,京東也正積極與運營商洽談推出自有移動支付。
而阿里巴巴在移動領域的布局則更為深入,除投資新浪微博外,阿里自身相關的移動社交產品已達數款。
易觀數據顯示,2013年第二季度,QQ網購與易迅網在國內B2C電商的市場份額總和(騰訊電商的總份額)已達5.2%,次于天貓和京東位列第三位。以移動端為戰場,一場隱形“三國大戰”即將來臨。
被“排擠”的微信
微信以支付方式切入電商領域,對騰訊系之外的阿里、京東兩大電商生態造成威脅,或許是微信遭受“排擠”的原因。
今年8月5日,微信5.0正式上線,“微信支付”與“游戲中心”同時出現在新版中。其后,騰訊旗下易迅網率先接入了微信支付。
易迅數據顯示,上線當日,已有幾百單訂單通過微信支付完成。其中,iOS手機客戶端上的微信支付訂單占手機端下單總量的20%。
一名易迅內部人士透露,騰訊近期還將推出在微信場景下的下單、支付等閉環購物功能。這無疑給阿里、京東兩大電商生態體系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僅在去年,美麗說、蘑菇街等第三方導購網站占據淘寶外來流量的10%,而美麗說已接受了騰訊的投資。這意味著,一旦美麗說等第三方導購網站給淘寶帶來的流量占比過大,淘寶的外圍流量控制權可能將向騰訊偏移,而此前幾年,淘寶已屏蔽了百度對其信息的抓取而防止百度對其生態的影響過大。
為了防止自身生態受騰訊侵襲,阿里巴巴不但積極投資移動社交產品,如微博、陌陌等,還劃分不同的團隊,通過內部競爭來孵化出自主研發的社交應用。其中,使用移動社交產品“來往”的用戶量已突破百萬。
阿里、京東、騰訊的電商生態戰也給了第三方移動通訊產品與微信競爭的機會。在8月19日網易與中國電信的易信發布會上,搜狐CEO張朝陽、360總裁齊向東、京東CMO藍燁作為嘉賓出席。這被看做是易信合縱連橫的機會。目前,搜狐已大量刊登了易信的廣告,而京東也在內部發出通知讓員工使用易信。
而更大的想象空間在于上述四方如果合作,可能構建出的一個電商帝國。
京東的生態布局
京東能通過合作構建起一個電商+媒體+移動的生態平臺么?
一名知情人士稱,京東正在內部研發自己的移動社交產品,渴望在越來越多的移動用戶上實行卡位。
此外,2012年底,京東已完成對支付牌照公司網銀在線的收購。但在移動支付上,產品體驗對用戶的購買決策影響較大,京東希望優化產品并與更多的渠道合作者展開合作。
而上述兩點也是京東與易信進行接觸的原因。目前,易信由中國電信控股,持股73%,網易則持股27%。上述人士稱,京東不妨與中國電信、網易在移動領域展開深層次的合作。
“京東目前已不是一家常規的B2C電商。”電商分析人士李成東認為,京東已從一家3C品類為主的垂直電商,發展為多品類的B2C,現在又正從平臺B2C電商向一家在線交易云平臺實現轉變。
就在上周,京東已宣布推出公有云產品,面向供應商、互聯網金融以及管理類軟件服務商開放。此外,京東也將使自身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在該云平臺中開放。
李成東認為,公有云符合京東構建自身電商生態體系的戰略。京東將把所有的平臺資源和生態資源打包放進云端,再通過云端數據來開放給合作伙伴,以此不斷聚攏資源。在這樣的戰略下,支付、移動平臺的搭建,都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