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廣告平臺窘境:深陷低迷期 精準營銷被夸大
Cookie隱私問題正在困擾第三方網絡廣告平臺。不久前,央視315晚會公開指責易傳媒、傳漾、品友互動等網絡廣告公司,令這個仍然靠風險投資支撐的行業陷入爭議之中。
知情人士透露,中國互聯網協會上周主辦了一場關于Cookie的討論會,召集十多家第三方網絡廣告公司參加,并計劃簽署一個類似“白名單”的行業自律協議,強調行業規范,以規避相關輿論和監管風險。
但這并非第三方網絡廣告平臺遇到的最大麻煩。他們現在面臨著更本質的問題:處于廣告主與媒體的夾層,上游電子商務等廣告主不景氣,對效果的要求越來越苛刻;下游媒體資源格不斷上漲,采購成本越來越高。與Cookie隱私問題相比,這更關乎他們的生與死。
2010、2011年是第三方網絡廣告平臺最好的時代。當時,在電子商務投資熱、團購興起的背景下,第三方網絡廣告平臺也被資本熱捧。易傳媒于2010年獲得第三輪4000萬美元融資;2011年,MediaV宣布獲得5000萬美元第三輪融資,傳漾獲得2000萬美元第二輪融資;2012年,易傳媒向SEC提交了上市申請。
然而,風險投資的推動并沒有令網絡廣告平臺變成一個更好講的故事。“第三方廣告平臺的營收和模式具有一定的依賴性,對媒體的依賴、對廣告主的依賴,故事怎么講都不是特別好聽。”一位熟悉互聯網廣告的人士稱。
隨著經濟大環境和資本市場遇冷,以及電子商務、團購進入冰封期,第三方網絡廣告平臺遇到不小的打擊。業內消息人士向騰訊科技指出,目前行業內大多數公司生存狀況并不理想,距離盈利還遙遙無期,一些公司在電商寒冬中也遭遇重創,某業內知名公司由電商倒閉帶來的壞賬甚至高達千萬美元。
即使行業內表現尚佳、2011年和2012年均實現盈利的易傳媒也面臨尷尬。今年2月份,易傳媒宣布,由于美國資本市場疲軟及投資人對中概股信心不足,易傳媒已經向SEC提交撤銷之前的上市申請。另有消息向騰訊科技指出,易傳媒目前正在和百度進行資本交易談判。
深陷低迷期
易傳媒、傳漾、品友互動等第三方網絡廣告平臺的業務模式是復合型的:一是效果廣告,主打效果營銷。二是做品牌廣告,但比一般的4A廣告更講究效果。
一位不愿具名的資深網絡廣告人士介紹,易傳媒、傳漾、品友互動等第三方網絡廣告平臺有以下幾種盈利模式:
一是賺取差價,低價買進廣告資源,高價賣出廣告資源。
二是收取服務費。在實時競價廣告模式中,需求端平臺(DSP)為廣告主或代理公司提供技術,收取服務費。
三是上述兩種模式的混合形式。
對于第一種模式,第三方網絡廣告平臺處于媒體和廣告主的夾層,一方面,媒體價格不斷上漲,采購成本原來越高;另一方面,廣告主的投放受到大環境遇冷的影響,且對效果的要求越來越高。
在媒體端,在過去兩年,由于電子商務、團購、網頁游戲燒錢投放廣告,媒體價格一路上漲,易傳媒、傳漾等、浪淘金公司面臨媒體采購壓力。在廣告主端,當前大廣告主如電子商務行業融資遇冷、團購迎來倒閉潮,網絡游戲、教育行業也處于不景氣的狀態。 “大的廣告主的不景氣,也造成第三方網絡廣告平臺夾在中間不太好過,有一些寒冬的感覺。” 一位第三方網絡廣告行業從業者說。
此外,廣告主對轉換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在電商公司投放廣告都讓第三方網絡廣告平臺保證轉換率,哪家最多選哪家。”一位知情人士說。
“第一種賺取差價模式相對簡單。第二種DSP收取服務費模式對數據和算法要求非常高。在國外,Turn、Media math等公司已經非常出眾,廣告主心甘情愿交服務費。但國內的公司仍需要要技術、數據積累。”上述廣告行業人士稱。
競爭紅海
第三方網絡廣告平臺的競爭已是一片紅海。易傳媒在招股說明書中指出,其主要競爭對手包括隨視傳媒、傳漾科技、聚勝萬合、悠易互通、互動通、寬通、好耶等。
此外,在某種程度上,易傳媒、傳漾等也面臨百度聯盟、阿里媽媽的競爭。“從大的范圍來看,易傳媒、傳漾做的事情,和百度聯盟做的事情差不太多。”一位資深廣告人說。
百度聯盟與傳漾易傳媒相比,不同之處在于計價方式和所圈資源。易傳媒采用CPM方式計價,偏向品牌廣告主的需求;百度聯盟是用CPC方式計價,偏向效果效果類廣告主的需求。
但無論是易傳媒、傳漾還是百度聯盟,都是聚集互聯網上的剩余流量,爭奪站長資源和廣告主資源。
此外,隨著社會化營銷的興起,廣告主的投放資金被分散,對第三方網絡廣告平臺也造成一定的沖擊。
那么,第三方網絡廣告平臺的空間在哪里?
某第三方網絡廣告平臺創始人認為,一是維持現有的賺差價的模式。“第三方網絡廣告平臺把很多媒體打通,具有一定的價值。但這部分營業額成長性面臨挑戰,不會翻倍成長,增長率20%-30%已經不錯。畢竟媒體價格上漲,廣告主又不給你加價。”
二是數據的積累和算法的優化。對于實時競價模式,數據和算法非常重要。“第三方網絡廣告平臺,只有自己積累數據,把技術做好,未來才有更好的發展機會。”
精準營銷被夸大
“效果廣告被很多公司過度闡述,大家都拿精準做宣傳。效果肯定是有的,但沒有那么神。”一位網絡廣告從業者說,“如果這個模式成立的話,理論上所有公司都能賺錢,沒有一家是虧錢的。”
一位技術人士認為,“精準”這個詞是網絡廣告公司“吹”的,只能說“挺準”,不能說“精準”。他解釋,大數據分析有一些特點,如誤報率。特定人群的廣告推送不一定能準確,不準確占總數的比率即誤報率。
精準度的提升和幾個因素有關:一是樣本的質量,二是樣本的數量,三是分析樣本的方法。“其實挺難的,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與人工投入進行校正。”這位技術人士說。
“第三方網絡廣告平臺怎么精準,都精準不過百度、淘寶、騰訊。第三方廣告平臺是通過合作的媒體,分析用戶行為;這些互聯網巨頭擁有用戶,具有先天優勢。” 一位不愿具名的網絡廣告公司資深人士指出。 “大家(第三方網絡廣告平臺)明里暗里都在向品牌廣告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