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6不愿依賴盛大欲引新投資者 盛大貢獻用戶少
酷6不愿依賴盛大欲引新投資者 盛大貢獻用戶少
在盛大不斷的 “瘦身”戰略下,酷6(KUTV. NASDAQ)與盛大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微妙。
近日,酷6網CEO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酷6不愿過多依賴于盛大,其融資大門也將對外部投資者開放。從盛大系全面接盤酷6,到強調酷6的自主性、渴望引入外部投資,這可窺視出盛大戰略悄然變化。
至于是否會對酷6追加投入 ,盛大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不予置評。
酷6轉型
2011年8月,在酷6創始人李善友等一干老創始團隊成員離開酷6后,盛大戰略部原負責人施瑜從酷6代理CEO朱海發手中接過執掌酷6的大權。與施瑜一起進入酷6管理層的還有盛大游戲原高級總監張建榮等。此次人事任命,被視為盛大新酷6的開始。盛大集團董事長陳天橋當時表示,酷6應從資本驅動的版權模式轉向社區、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戶生成內容)模式。
此次轉型的背景是,優酷已經憑借資本投入換規模的打法取得上市,而酷6雖然通過借殼華友世紀占有了一張納斯達克的門票,但在市場份額上與優酷相差較大,在同樣的模式競爭下,酷6很難打敗優酷,甚至未來有爆發勢頭的騰訊、搜狐;此外,酷6此前的燒錢模式,占用了盛大的大量資金,影響了盛大在其他創新業務上的部署。
與此同時,游戲業務增長放緩,移動互聯網在國內正處于萌發期,盛大不得不考慮資金投入比例的調整。在盛大與陳天橋的既定戰略下,施瑜首先以壓縮成本作為調整的切入口。財報顯示,2012年第三季度,酷6運營虧損345萬美元,同比減少了72.4%。成本的大幅收窄,也使得酷6的戰略執行看到了成效。
施瑜表示,與簡單粗放的版權模式相比,UGC模式更考驗運營效率,目前的視頻版權市場對于視頻網站而言沒有太多議價空間,廣告模式也較為粗放,而酷6從版權模式轉向UGC,也意味著廣告模式從粗放向技術驅動的效果廣告轉型。
資金壓力
不過,在成本收窄的同時,酷6營收卻同比下降。2012年第三季度,酷6營收306萬美元,同比下滑27.7%。市場份額的下滑,也使得酷6的股價長期徘徊在1美元區間,并面臨退市風險。
酷6目前遇到的難題是:需要在營收穩定上升的情況下進行成本收窄。施瑜稱,2012年,酷6主要在成本壓縮,但目前成本壓縮瓶頸已經顯現;2013年,酷6將從“內修”轉為“打出去”,以開拓更多用戶,通過渠道來打開效果廣告帶來的營收增長。
不過,渠道的開拓需要資金的支持。在2011年盛大系接盤酷6時,陳天橋已表示盛大將斥資1億美元投資酷6。但從酷6每季度虧損200萬~300萬美元來看,一年半來,該筆投資資金已所剩無幾。施瑜表示,酷6歡迎外部投資者投資酷6,還將于2013年赴美路演,以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同。
事實上,“酷6并不愿過多依賴于盛大,從用戶訪問來看,來自盛大的用戶很少”,施瑜稱。不過,依托于盛大,似乎更有助于UGC視頻社區的實現。有分析指出,盛大有龐大的游戲用戶、面向用戶的收費模式基礎以及支付工具,而近日公開表示將要上市的9158正是一個類似于游戲收費模式的視頻社區形態來獲得大量收入的草根視頻網站。此外,以游戲玩家、游戲公會作為主要面向對象的多玩YY已經上市。
為何酷6不能以盛大作為土壤,打造一家視頻領域的YY呢?更深層的原因或許在于盛大戰略的轉變。2012年初,盛大集團完成私有化。施瑜認為,盛大退市的原因是陳天橋想讓盛大成為一家投資控股公司,通過不斷剝離子公司上市、出售獲利。而這與陳天橋此前對盛大提出的“迪士尼”全產業鏈的思維已經不同。盛大不斷剝離公司的做法已在2012年顯現。2012年上半年,盛大旗下游戲對戰平臺邊鋒被浙報收購。此外,盛大在線體系內的優良業務正不斷分拆,或為未來上市鋪墊。
附表2012年12月播客(視頻分享)行業網站
綜合影響力排名(前5名)
排名 網站名稱 綜合分
1 優酷 95.08
2 土豆網 94.78
3 酷6網 94.59
4 56網 91.45
5 爆米花 79.53
資料來源: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