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殺入戰團 互聯網手機“白刃戰”來了
盛大昨天發布首款智能手機 今日起小米手機全天候開放購買
盛大昨天下午正式發布了首款智能手機,殺入智能手機行業的互聯網企業從此又多了一個。而就在盛大發布前十幾個小時,小米公司宣布,從今天起,將7×24小時全面開放購買。
在這個當口兒宣布消息,小米公司的舉動引發了輿論的猜疑。業內有聲音認為,小米此舉是為了對抗其他廠商,將其他廠商扼殺在萌芽階段。
盛大打破一家獨大格局
智能手機就像一塊誘人的蛋糕,誰都想去吃一塊。
作為第一個進軍智能手機制造領域的互聯網巨頭,強大如谷歌者,最后也不得不和硬件說再見。在國內,楊元慶、李開復有關“互聯網企業進入硬件領域不會輕易成功”的論調言猶在耳。所有這些,都不能影響互聯網企業的積極性。
在依靠軟硬件結合而起家的小米手機取得成功后,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加入了智能手機軍團。此前,阿里巴巴、百度等企業相繼沖入智能手機市場,360聯手華為的特供機也將于7月發布,有關人人網、網易將殺入手機市場的消息也層出不窮。目前,加上已經加入戰場的阿里巴巴、百度、小米科技,互聯網企業做手機的市場顯得熱鬧非凡,甚至互聯網企業不做手機都會被視為“不入流”。
昨天,盛大正式成為了這一戰團中的一員。
盛大昨天發布了由旗下果殼電子主導開發的互聯網手機Bambook S1,這款手機將以1299元的低價殺入市場。“這是一款真正能滿足移動互聯網閱讀,影音,新游戲,多媒體等全方位需求的智能機,同等配置機器售價均在3000元以上,只有20%的用戶能夠有能力消費。”果殼電子CEO郭朝暉宣稱,而現在以成本價進行銷售,80%的用戶能夠買得起。
在軟件配置上,盛大手機同時搭載來自盛大文學的數百萬種圖書,還將隨手機贈送《步步驚心》、《金陵十三釵》、《喬布斯傳》等暢銷書。
小米否認“饑餓營銷”指責
此前,互聯網手機這一市場幾乎是由小米手機獨霸天下。而小米發布的一條信息被業內認為是針對盛大的回擊——自上市后一直宣稱“產能不足”的小米手機全面開放購買。
在競爭對手發布手機的當口兒宣布開放購買,有關小米搞“饑餓營銷”的說法昨天再次冒出頭來。
然而,小米一方斷然否定了這一推測。“開放購買的關鍵,是小米完成了產能爬坡。”小米公司聯合創始人、副總裁黎萬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經過近兩年的爬坡,現在南京的英華達工廠和富士康工廠,每天生產三四萬臺小米手機不成問題,具備一個月生產70萬至100萬臺的產能。在剛剛過去的5月份,小米手機產量接近70萬臺。
業界公認,智能手機有幾個門檻,第一個是10萬臺,產品的質量將接受最嚴厲的拷問,第二個是100萬臺,這個數據決定這款機型是否暢銷。而是否成為暢銷機型,取決于產品品質、服務和用戶體驗。“小米手機已經銷售了260萬臺,這表明我們得到了比較好的品質驗證。”黎萬強說,現在是小米產能最穩定、生產最成熟的階段。
黎萬強承認,6月份有高考,暑期也將來臨,這是商家爭奪的必爭之地。小米此時開放購買,與此“肯定也有關系”。
市場未動 嘴仗先行
互聯網企業將PC領域的口水戰也帶到了智能手機領域。
不久前,360宣布將聯手華為推出手機后,小米手機一時間頻繁遭遇輿論唱衰,例如小米手機屏幕不耐劃、質量差等傳聞不斷被曝出。
而昨天盛大手機的入戰,將競爭進一步推向白熱化。
昨天,在盛大手機發布現場,郭朝暉表示,Bambook S1手機采用了A9架構的雙核處理器。他把盛大手機比作“中學生”,而將采用A8架構處理的小米手機稱為“小學生”。在講述盛大手機其他性能的時候,郭朝暉也多次暗示比小米手機更好。
“智能手機的市場競爭必然會存在,而且會逐步加劇,甚至說是慘烈,就和現在的電商行業一樣。”黎萬強說,對于手機來說,一開始拼的是價格,但最后拼的是用戶體驗和服務。互聯網企業做手機,在性價比之后,把硬件、軟件和服務做到極致,就會脫穎而出。
互聯網分析人士謝文指出,眾多企業涌入同一市場,很難由此產生革命性的創新,與蘋果不能相提并論,最終市場亂糟糟,哪個商家都賺不到錢,消費者的權益也無從保證。
“互聯網真正的商業成功,靠的不是商業競爭,而是創新。”謝文認為,小米手機們贏得了業界一些認可,使人們看到,未來跨界合作會越來越多。
相關新聞
小米騰訊雙雙否認收購傳聞
本報訊(記者 董長青)針對“小米以放棄米聊為代價獲騰訊戰略投資”、“騰訊斥60億美元收購小米”的傳聞,雙方已予以否認。小米方面表示,不可能放棄米聊,合作僅存在于技術層面;騰訊方面也指出,這個消息完全不靠譜。
6月5日,一則關于騰訊與小米或進行戰略合并、小米將放棄米聊的消息在網上流傳。當日,米聊團隊便在官方微博聲明,小米不可能放棄米聊這一布局移動互聯網的戰略產品,與騰訊合作亦不涉及戰略投資。小米科技董事長兼CEO雷軍隨后也表示,“小米和騰訊只是在手機QQ產品上的合作,其他都是沒有根據的傳言。”而騰訊執行董事兼首席技術官張志東也在其名為“tonyzhang”的騰訊微博中稱,騰訊不會去做手機硬件,并購小米的消息完全不靠譜。
事實上,這一傳聞起于5月31日公布的“小米與騰訊已達成戰略合作”的消息。根據這一消息,今后,小米手機中將預裝最新版手機QQ,而QQ消息中也將帶有“手機QQ 2012(小米手機)”字樣。而顯示手機品牌這一資源也是騰訊首次向非iPhone用戶群開放。
前四月移動互聯網投資大幅放緩
新華社北京6月6日電(記者 張舵)中國移動互聯網的規模化與產業化發展,使得投資者紛至沓來。據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僅2011年,中國移動互聯網披露投資金額的投資案例數為43起,披露投資金額為5.96億美元,超過歷年同期水平,但今年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投資明顯放緩。
清科研究中心6日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2012年1月-4月,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披露投資金額的投資案例數為10起,披露投資金額約5293萬美元。2011年第一季度,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披露的投資事件達到14起,披露的投資金額超過2億美元。從披露的投資案例數量、投資金額及平均單筆投資額看,2012年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投資水平遠低于去年同期。
清科研究中心研究員張亞男說,2012年移動互聯網投資大幅趨緩,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大部分移動客戶端產品商業模式不清晰,盈利前景不明,加之產品同質化嚴重及用戶黏性不高,沒有投資人之前預想得那么樂觀。
二是互聯網大企業贏者通吃,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有限,只能尋求一些看似“重”的模式,但是這種模式對資本的依賴程度很高,且模式成熟度不高,類似于O2O(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一起)的形式。
三是在世界整體經濟形勢尚不樂觀的情況下,境外資本市場連續下跌,國內資本市場萎靡不振,諸多因素嚴重影響了投資者信心,使得LP(有限合伙人)投資慎重,同時導致VC/PE基金投資趨于保守。而移動互聯網企業大部分都處于產業早中期,投資風險比較大。
另外,去年的投資熱潮之后,好的項目都相繼獲得投資,且估值也不低,好項目難找且估值相對較高也影響了機構投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