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新架構打通全網社交鏈 Q+平臺應用率先受益
Q+將成為最大的社交網絡入口,乃至最大的應用和服務入口。
這不是妄言。隨著騰訊新一輪的架構調整開始,QQ、Q+、QQ空間和朋友網等諸多具備社交屬性的業務條線,組建成立新的社交網絡事業群(SNG)。
Q+以聚合之勢帶來更多想象空間:一方面,Q+整合了騰訊系最具社交基因的系列產品,以豐富的平臺呈現為龐大的用戶群體資源提供了一站式的社交入口;另一方面,作為以第三方應用為核心的開放平臺,Q+吸引了更多社交類應用入駐,而未來,該名單不僅將在PC端增加,也將延至移動等更多終端,而以社交為支點,以開放為杠桿的Q+還會聚合全網資源,加速推動各類應用和服務的發展。
社交基因聚合
“Q+是一個全新概念,有賬號體系、有消息推送體制,并且會加入社交元素。”早在Q+推出之際,騰訊CEO馬化騰就表示,除了用戶規模,社交關系將是Q+的最重要籌碼—“Q+”一方面是騰訊的桌面應用程序商店,一方面也是QQ用戶通訊、社交和共享內容的平臺—用戶下載的一款應用可以很容易地被好友列表名單中的某人發現,進而變成兩個人的共同財產。
開放平臺Q+對騰訊系產品的社交聚合力開始顯現。QQ賬號、關系鏈、通信能力等“最具社交元素”的核心功能,轉化成為這個平臺的基礎服務,在功能設計上,Q+在右上角的浮動窗口中提供了消息中心,整合了好友的Q+應用動態騰訊微博、QQ空間等信息,提供了一個社交入口。
而新架構天生的社交基因,也帶來了更多機會。QQ等即時通訊線產品將完成向業務型產品線的轉型,這些原先獨立運營的產品線,將圍繞QQ關系鏈進行深度挖掘和整合,最終形成一個“大社交”平臺:QQ客戶端和QQ空間網頁端的優勢將充分互補融合,創造更流暢統一的社交產品體驗。而只需一個QQ賬號,通過Q+開放平臺就可以連接騰訊系各個產品平臺,在此基礎上,資訊、服務、用戶社交關系的互通展示,將成為與其他平臺打通的重要方面,推動社交弱聯系到強聯系。
開放架構下的多維社交
開放與社交的聚合不局限在騰訊內部。
作為以第三方應用為核心的QQ客戶端開放平臺,Q+開放戰略的最終核心是通過一個QQ賬號,實現整個互聯網的對接和社交化。
騰訊當前大力推進的正是基于Q+的APP應用。目前,Q+已擁有過萬家APP開發商、提供14大分類將近8萬款優質應用,開放架構的強大吸引力正不斷凸顯,其中社交類的應用數目并且應用數量呈現幾何式增長趨勢,覆蓋生活、愛情、同城等維度的社交類應用,為用戶帶來了多層次、立體化的社交體驗。通過云計算的助力,這些原本隸屬于不同開發商的應用,在Q+平臺實現互聯互通,無縫銜接,帶給用戶更加細化的社交服務。第三方開發者也能以更低的成本,贏得更廣闊的市場。
Q+中不斷增加的社交類應用
“長遠來講,Q+要覆蓋所有終端界面,實現“多屏”之間打通互動“,騰訊即時通信線負責人殷宇表示,Q+未來會逐步覆蓋其它終端,近期對HTML5技術的支持則被視為走出了第一步,Q+的社交版圖有望率先向手機等新終端延展。
行業人士則認為,整個全球互聯網都在開放的同時進行融合,隨著Q+的開放,未來或許會出現很多基于QQ社交信息流的分析、研究、創新應用,Q+也將真正意義上成為社交化互聯網最大的匯聚中心。而聚合了QQ、QQ空間和第三方等內外雙層次的社交資源和應用后,Q+可以更好地撬動開放平臺中其他應用的發展,從而成為最大的應用及服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