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影業單獨上市夢碎 或兩周內注入樂視網
去年的12月6日,樂視網發布公告稱,擬在未來一年內將旗下樂視影業注入上市公司。這離時間的最后期限還有不到兩星期的時間。
按照計劃,樂視網將在未來的兩周內停牌,執行注入樂視影業的計劃。
據接近樂視人士透露,注入后樂視影業將承擔起整個樂視內容戰略,負責打通內容。
樂視影業單獨上市夢碎
回顧一年前,樂視網股價表現低迷。停牌一個月籌備的重大收購被迫中止,當時籠罩樂視網的還有政治疑云以及賈躍亭遲遲不回國的諸多猜測。
賈躍亭回國后,宣布注入樂視影業與隨后公布的造車計劃也被視為拯救樂視網股價所使出的“大招”。
雖然這條消息在當時公布后對股價的提振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不過在此之前樂視影業一直是朝著獨立上市的方向發展。這條消息的宣布也意味著樂視影業獨立上市的夢碎。
在此之前,樂視影業上市之路可以說是順風順水。
2011年,樂視影業成立。2013年8月,樂視影業完成A輪2億元人民幣融資,公司估值15.5億元。2014年9月,樂視影業完成B輪3.4億元融資,估值48億元。
在規模上,樂視影業已是國內五大民營電影公司之一,曾發行了《小時代》系列、《老男孩》、《熊出沒》等高票房電影。
收入上看,2012年至2014年樂視影業共出品與發行28部影片,票房收入約40.7億元。樂視影業CEO張昭曾經在公開場合表示,樂視影業成立三年來一直在盈利。
無論從融資進展和公司運轉情況,樂視影業進行的都非常順利。作為樂視影業掌門人的張昭,也曾多次表示過獨立上市的計劃。
實際上樂視影業也一直獨立于上市公司樂視網之外,在行政管理等方面也都是獨立運作。
從獨立到注入上市公司,這與張昭之前的經歷頗有些類似。
在加盟樂視之前,張昭任光線影業總裁。在前期光線影業一直獨立于光線發展,不過隨著光線傳媒的IPO,光線影業要并入上市公司。在2011年光線傳媒IPO前后,張昭離開光線轉投樂視影業。
張昭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初我創建光線影業的時候說得很清楚,這是一個獨立的公司,是不跟光線傳媒一起上市的,你并進去的話,我就沒有辦法按照產業的發展來進行布局了?!? 不過此次張昭或許不會與做出與上次同樣的選擇。數天前張昭在美國接受新浪科技采訪時曾表示,自己離開光線影業加入樂視的原因是看到了電影與互聯網結合所產生的巨大機會。
樂視為什么選擇注入樂視影業?
如果從資本操作的層面上來看,無論是注入或者剝離,都屬于樂視在資本上操作的一種手法。
對于樂視的此番邏輯,一位券商研究人士稱,對于獨立的業務樂視網利用自有資金錢來做最初的項目培育,等到項目比較成熟之后再注入上市公司,這樣的做法是降低了上市公司的風險。在項目前期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獨立的好處是不必背負上市公司的財務壓力。
不過該人士也指出,這些資金來源也多為賈躍亭將自己大量股權質押換得。一旦項目失敗,這些資金就打了水漂,如果項目成功重新注入上市公司,賈躍亭將獲得超額收益。
同樣對于剝離出來的業務,也是為了更方便引入資金進行獨立資本運作。
樂視旗下有多項業務正在通過這兩種方式操作。
與樂視影業前期形態相似的是樂視汽車。樂視汽車并不在上市公司當中,而是放在上市公司母公司樂視控股的旗下。賈躍亭曾提到,樂視汽車將在未來業務相對成熟后,考慮擇機注入上市公司。
在樂視上市公司外圍的還有樂視農業、網酒網等資產。
另外,樂視上市公司旗下發展相對成熟的業務也正在逐漸剝離主體。2014年底,樂視網宣布將剝離樂視體育獨立融資運作;2015年3月,樂視宣布獨立音樂業務,成立樂視音樂公司。
注入后將打通內容
之前有傳聞稱,在并入后樂視會員業務將歸入樂視影業。
據接近樂視人士透露,樂視影業在注入后將承擔起整個樂視內容戰略的任務,這涉及到樂視內容在整個生態的打通。
張昭之前曾提到,“樂視是一個圍繞著視頻服務的互聯網公司,我們打造手機、電視、影院等各種端,都是圍繞著視頻服務的。樂視致力于打造物聯網的各種終端,然后再連接起來。我們的生態系統,包括體育、電影、硬件、汽車,橫向來看都是端。”
另外,張昭還指出樂視影業會與樂視網出現協同效應,比如樂視影業可以對樂視網上熱播的電視劇、網絡劇、微電影進行進一步開發。圍繞電影后續的衍生價值,樂視網也可以在付費點播、會員收入等業務上進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