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誼告訴你游戲產業有多賺錢
隨著華誼在游戲領域的投資,游戲在華誼的業績貢獻率占比不斷上升。在“內容為王”的時代,如何打通游戲與電影邊界,嘗試電影與游戲的知識產權深度互動,已經成為當下影視和游戲企業的重頭戲。
即使在游戲領域投資并購熱潮已經降溫的2015年年末,華誼兄弟拿出19億元認購游戲公司英雄互娛20%股份的新聞也并不讓業界驚訝。
最為直接的原因是,曾經的老牌影視公司華誼兄弟這幾年對游戲領域投資頗為執念。
2010年6月,華誼兄弟以1.49億元自有資金獲得掌趣科技22%的股份,成為該公司第二大股東。
而入股掌趣科技最終被證實是華誼兄弟一次相當成功的商業投資。
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5月,上述華誼兄弟所持掌趣科技股份解禁,截至2014年1月,華誼兄弟連續多次減持所持掌趣科技股份套現資金約達8.9億元。此外,2015年第一季度華誼兄弟還繼續減持掌趣科技830萬股,獲利1.3億元。
這一舉措也對華誼兄弟營業收入的提升發揮了重要作用。據華誼兄弟2013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所得稅費較上年同期增長179.8%,主要是因為公司利潤總額增長和出售所持北京掌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份取得的投資收益。
而類似場景在2014年的財報中再度上演。2014年華誼兄弟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8.9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2.12%。其中,公司通過拋售掌趣科技股份等方式獲得非經常性損益凈額3.58億元。
不過,近兩年,華誼兄弟在2013年7月斥資6.7億元收購銀漢科技50.88%的股權,已經成功取代掌趣科技此前承擔的“功效”。
2014年完成對銀漢科技的合并并將銀漢科技納入華誼的財務報表之后,銀漢科技的手游就成為華誼最主要的增長點,僅在2014年,銀漢科技旗下游戲產品的流水就達到了17億元。
作為影視公司,此前扮演華誼兄弟“頂梁柱”角色的一直是電影,2012年、2013年,華誼兄弟電影及衍生的主營收入分別占其主營業務總收入的44.29%和54.38%。
但隨著華誼在游戲領域的投資,游戲在華誼的業績貢獻率占比不斷上升。
華誼兄弟公布2015年一季報,公司實現營收6.29億元,同比增長207.55%。但這一季度,華誼的影視娛樂業務的總體表現和去年同期變化不大,僅增長8%。相比之下,華誼包含游戲業務的互聯網娛樂收入達到了4.19億元,是影視娛樂營收2.18億元的將近兩倍。不過按照最新出爐的財報,由于第三季度影視娛樂表現較好,2015年前三季度華誼影視娛樂收入占比為65.65%,而互聯網娛樂占比為34.10%。
作為民營影視公司龍頭華誼兄弟董事長的王中軍去年第一次公開亮相ChinaJoy的開幕式曾經讓不少人大呼意外。
“華誼兄弟實際上給大家的印象和標簽還是一個影視娛樂的公司,我是第一次來參加CJ的活動,(在這個領域)我們是新兵。”盡管在當時ChinaJoy展上公開亮相時表現得非常謙虛,但王中軍坦言目前在互聯網的模式當中,真正能賺到錢的,除去廣告以外,只有游戲模式。
按照王中軍的理解中,投資掌趣科技算是真正意義上公司進軍互聯網的物理事件。“我們運氣很好,從2010年投資掌趣,到2年前投資銀漢開始發展互聯網娛樂,現在發展的規模超出了當時進入這個行業的預想,也為華誼進入互聯網帶來了很大的信心。”
而這背后,在“內容為王”的時代,如何打通游戲與電影邊界,嘗試電影與游戲的知識產權深度互動,已經成為當下影視和游戲企業的重頭戲。
在王中軍看來,無論是從資本收購還是游戲與影視IP的打通方面都具備巨大的想象空間。利用影視IP來做泛娛樂產業,是華誼現在做的事情。而手游的IP走入華誼電影,是王中軍最為期待的事情。
“現在提到電影,我腦子里面就會想到游戲。”王中軍此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這樣自我調侃道。